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故鄉的中秋夜

筆者:林永增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山東煙臺老家的鄉下,都是種田人家,過的是「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」的儉樸生活,平時粗茶淡飯,很難吃上一頓有魚有肉的飯菜,只有到了年節,菜色才稍見豐盛。 依照故鄉習俗,中秋節中午,家家戶戶都要吃包子;那包子「個頭」之大是出了名的,小孩子一個吃不完,大人一個就飽了;包子的餡,以當季出產的冬瓜、菜豆…等蔬菜為主,再配以豬肉、粉絲、蝦皮等佐料,食用時,就著小米綠豆稀飯,倒也鮮美可口。 晚餐吃水餃、餛飩,如果家中雇有長工,還要準備幾樣下酒小菜,主僕對酌,一面聊些農事,一面談談雇傭之間的關係,包括來年的工資也可在席間討論。若是東家不再雇用,就在席間委婉請其另謀出路;假使長工嫌東家嚕嗦,或其他個人因素,不再做了,也可藉機說出心中話。但不管續雇或離職,都以農曆十月初一為基準日。 晚餐後,家人便把小飯桌搬移到庭院,擺上月餅、水果等點心,每人再拿張小板凳,或是以麥、包米葉編織成大約六十公分直徑的蒲團,圍坐一起;待明月升起,拜月完畢,一家人邊吃月餅,邊聽老祖母講著那百聽不厭的神話故事,從嫦娥奔月、吳剛伐桂、唐明皇遊月宮,講到兔兒爺搗仙藥…。 說著說著,小孩子依偎在媽媽懷裡睡著了;大人們則繼續閒話家常,到「月」正當中,夜色更深,才懷著滿足愉快的心情,回屋就寢。 我屆齡退休那年八月,正逢中秋,才在離家四十多年後再次返鄉和親人重度中秋;可惜時勢變遷,童年時期那種快樂熱鬧的氣氛和景象,已不復見了!不過,「月是故鄉明」,昔日的故鄉明月,仍清清楚楚地映照在我的心中。(點閱次數:1139)